在本量利分析中,产销平衡假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简化分析模型 1. 成本计算的简化 - 产销平衡意味着生产的产品数量等于销售的产品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可以直接与销售收入进行对比分析。 - 例如,企业生产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固定成本为10000元,若产销平衡,生产1000件产品,成本就可以简单地按照固定成本加上变动成本(10000 + 5×1000)来计算,方便与销售收入进行配比分析,从而确定利润情况。 2. 利润计算的便利 - 产销平衡假设下,利润的计算更加直接。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固定成本加变动成本)。 - 因为没有产成品库存的变化对成本和利润计算的干扰,所以可以使用简单的公式:利润 =(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 固定成本,来快速计算不同销售量下的利润水平。 二、保证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1. 不同期间比较 - 当假设产销平衡时,在比较不同期间的本量利情况时,只需要考虑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 - 例如,企业在第一期和第二期都保持产销平衡,第一期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为8000元,销售量为2000件,利润为(10 - 6)×2000 - 8000 = 0元;第二期单价变为12元,其他条件不变,利润变为(12 - 6)×2000 - 8000 = 4000元。这种比较清晰地反映了单价变化对利润的影响,而不会受到库存变化等因素的干扰。 2. 不同方案比较 - 在评估不同的生产销售方案时,产销平衡假设使得各个方案能够在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 - 比如企业考虑扩大生产规模的方案A和维持现状的方案B,在产销平衡假设下,可以直接比较两个方案在相同销售数量假设下的成本和利润情况,从而选择更优的方案。如果没有产销平衡假设,由于库存因素的影响,不同方案之间的比较会变得复杂且不准确。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理论跟基本假设是一样的吗? 如果不一样,本量利分析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老师,如何用本月生产、销售数量与上月生产、销售数量各分析当月产销平衡后,对两个月再进行对比分析数量与售价对利润的影响
请问老师,现在考中级财管中的本量利分析是用盈亏平衡点还是保本点呐?
产量是114.52吨,销售额是4001万,是盈亏平衡点。怎样画本量利分析图
假设江南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产销均衡。其单位销售价格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2022年3月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8000元,目标利润为2000元。要求:用盈亏平衡分析法与目标利润分析法分别计算江南公司2022年3月的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及销售量与销售额达到多少时能够实现目标利润。
13%增值税发票,发票总金额2万元,供应商要扣9个点,剩下多少元?
老师,想问一下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一年的,和马上要交的一季度的。这个是不是要先报2024年的,才能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不然是不是要多缴税。
老师,我该如何做 才能消除盈余公积
老师,开票加税点等于毛利率×(增值税率+附加税率+企业所得税率),怎么去理解这个公式呢?
老师,24年销售开票的时候做了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收到这笔钱的时候做: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做错了怎么办?现在是25年了
老师,算双休工资,一月按计薪日23天算,3700的基本工资。他上了21天,那么我这样算对吗:(3700\\21.75)*21*(21/23)
老师,现在是4月份,请问在甲公司发了15000的工资,这个月又在乙公司发15000工资,这样子会不会交个税啊?
请郭老师回答一下我的问题,其他人不要接,接了也请退回
文化传媒公司开了销售牛奶饼干的普票,申报增值税应该填列于货物还是服务
进口保税核注清单和出口保税核注清单,分别是那些业务过程会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