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不影响 ,如果看不习惯就反结账到12月冲红。
我们老板和老板娘各有一家公司,去年老板的公司(A)支付宝转了100万到老板娘(B)的公司的支付宝上,因为B公司去年下半年开始了个新的项目,有工资,社保,房租,水电费等费用,没有钱,所以转过来了,后来我们公司出纳就直接从支付宝提现到基本户上面了,去年我们公司的账是代理记账做的,因为B公司这几年一直都是零申报的,我们公司的出纳也没有跟代理记账那边沟通,那边也不知道情况,银行流水也没有去拉,虽然他们每个月在电子税务局上面申报社保,扣费,也没有来问公司,所以他们只是申报了下社保,财务报表之类的,个税,账都没有做,我今年4月份接过来的时候把前面的工资,费用的账都补上了,去年申报的财务报表也没有去更改,个税也没有补上,支付宝收的款做成了预收账款,听取了一个财务朋友的建议,预收账款每个月确认了一部分收入,但是现在账上还挂着60万,那现在要怎么处理呢?怎么样才能规范化呢?
您好!老师,我们公司是有两个入股投资公司,这里就管两个叫A公司,B公司,其中一个A公司想要撤资进行股权转让,然后A公司那边请了审计团队,要求审计到2022年3月,我公司去年买了一块地皮,但是原产权人与租赁方租赁合同未到期,产权过户完,我公司到现在并没有与租赁方重新签订合同,2022年6月份的时候打过来一笔租金我记在了其他应付上,因一直未确认是否合作,我们也未开票,现在审计公司那边按照原产权人与租赁方的租赁合同估算了收入,并计入我们公司财务报表里出具审计报告,我想问下老师这种情况可以这么操作吗?对我们公司财务及报税这款块有多大影响?因为审计报告我们这边还要盖章并且财务报表财务人员还要签字?会对我个人有什么影响吗?
老师好,公司之前融资租赁购入了一个大型设备,目前支付了30%的设备款,因为当时合同约定的金额是确定的,而且设备我们已经投用,所以我在账务处理时直接自己根据合同总额做了价税分离,按不含税价格暂估入了固定资产,并在次月开始计提折旧,那么我在在年度汇算以及给税局报年报的时候,需要对这个账进行调整吗
老师好,公司之前融资租赁购入了一个大型设备,目前支付了30%的设备款,因为当时合同约定的金额是确定的,而且设备我们已经投用,所以我在账务处理时直接自己根据合同总额做了价税分离,按不含税价格暂估入了固定资产,并在次月开始计提折旧,那么我在在年度汇算以及给税局报年报的时候,需要对这个账进行调整吗
老师你好。我们是小规模纳税人,2023年底进行了费用暂估,1-2月份陆续收到了发票,但有以下几个问题: 1、有一个装修的费用,没有收回发票,这个该怎么处理?直接红冲吗? 2、有一部分费用没有暂估,但是收到发票了,金额也不小,怎么做账? 3、以上问题都做好张后,在汇算清缴中,2023年的年度财报该怎么填? 毕竟是2024年的凭证,2023的财报数据会因为今年的凭证而变化吗? 这样调整会不会影响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和税? 还是说我先把去年的帐调好了,做完汇算清缴后再做第一季度的凭证? 不知道我表达的够不够清楚,第一次自己做汇算清缴,有很多都不懂,请老师指点
帐上有一个无形资产4000元很多年前就有一直没有摊销,跟审计沟通完,金额较小,24年一次性做借管理费用贷无形资产处理完了,汇算申报时直接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里体现的,其他表不做填报,问题应该不大吧?
老师,我们是一个五金商行个体户,购买的货物超多,购进的各种货物是不是要先入库存商品再结转成本?还是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假如计入库存商品,那二级科目怎么设置比较简单,因为货物品种太多了,不能一一列举设置,麻烦老师指导一下怎么设置二级科目?能不能只设置一个二级科目就行,分不清电线电缆属于哪一类?
老师,请问跨季度普票红冲重新开怎么做账务处理
老师,2024年工商年报,纳税总额计算包含2024年度汇算清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吗?因为2025年4月才缴纳2024年度汇算清缴的企业所得税,所以在申报2024年工商年报时纳税总额需要计算包含在里面吗?
老师请问下股权转让印花税是转让价格是好多就报好多的印花税?比如转让价是50,我这按50申报印花税"?
老师 请问深圳生育津贴是需要在申领的公司累计缴满一年还是连续一年呢
朴老师 报关单报多少 和打印出来的报关单还能不一样吗
本月开出的销项发票和取得的进项专票金额是一样的,下个月申报增值税是不是可以做勾选抵扣不用缴纳税款了?
我们公司没有工会,每月共发工资2万左右。需要申报缴纳工会筹备金吗?可不可以不申请也不交
固定资产入账前年放错了固定资产分类,去年所得税汇算清缴 填报资产折旧明细表也按错误的填写了。今年汇算清缴填报资产折旧明细表固定资产原值可以不衔接去年的金额,直接调账后,按照正确的固定资产分类的原值和折旧填吗?
老师,改了之后,税务局报送的年报和第四季度报表数据也不一致,有影响吗?因为第四季度报表是2024年1月份报的,年报是五月份报的,
汇算清缴与季报通常都不一致。这个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