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是不是把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和限制性股票两个搞混了。 权益结算一般是期权形式,不需要确认股本。 限制性股票是发股,需要确认股本
2×19年1月1日,甲公司向5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2万份股票期权,这些人员从被授予股票期权之日起连续服务满2年,即可按每股6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2万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2×20年9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15元的价格回购本公司普通股股票100万股,拟用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 在等待期内,甲公司没有高管人员离职。2×20年12月3日,高管人员全部行权,当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每股16。 行权日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6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00 贷:库存股 1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00 老师这道题如果改一下,把库存股改为20元每股回购那么回购价就是2000,也就是说贷方会大于借方,库存股会多出来200,哪分录怎么写呢
@冉老师,你好,注会会计教材89页,长期股权投资与合营安排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实收资本),且未向投资方提供等值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选择权时,投资方并没有获得收取现金或者利润的权利,该项交易通常属于子公司自身权益结构的重分类,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方不应确认相关的投资收益。” 我的问题是两项: 1.为什么要区分“现金股利”和“利润”,并同时列举,股利=股息(优先股才有)+红利(普通股才有),股利不就是包含了利润吗?还是因为前者对应股份公司,后者对应有限公司? 2.如果有了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选择权时,需要进行会计处理,确认投资收益吗?
张老师 你好。 教材中取消或结算股份支付,是这样描述的: 在取消或结算时支付给职工的所有款项均应作为权益的回购处理,回购支付的金额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费用。 中华会计网有一道例题如图所示。 我有两个问题搞不清楚: ①明明例题中,是回购支付的金额高于该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而非回购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况且支付的回购款竟然高于回归日的股价(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企业的脑子难道坏了么,教材是不是写错了? ②如果回购的金额低于权益工具账面价值,是不是相当于只回购了部分权益工具,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冲减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老师,1.第一张图片中,权益法调整时标注绿色的“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指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也就是在没有计提减值的情况下,应该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吗?2.第二张图片,个别报表权益法调整,第一步投资时点的调整,因为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00*40%=240,投资时点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500*40=200,240大于200,所以不用调整,是吗?3.合并报表处理,规定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始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那么第二张图下面计算时为什么要加上25?第三张图,合并报表的后面两个分录如何理解呢?
老师,我在学cpa股份支付章节的时候,这道例题的分录没太理解。在第五步,行权日的时候,为什么要写借:银行存款,贷股本呢?我是反复背下了这个分录,但从理解上一直没懂。A公司2020年12月31日给高管发的股票可以行权了,那应该是相当于给员工发钱了呀,为什么公司的银行存款反而要增多呢?分录里贷股本是说股本增加了嘛?我理解公司把股票给了员工,不是应该股本减少嘛?可能我整体理解有误,麻烦老师讲解一下,谢谢。
老师好,23年开始学历教育的,26年1月结束,那是不是这个4800 可以一直扣除到26年的12月份。
老师,你好,如果股东的持股比例只有34%,认缴165万,但是实际转进来220万,那这样多的部分要怎么做账,报营业账簿印花税的时候要怎么报税,报多少呢
老师,小规模2024年有行政罚款,今年汇算清缴需要纳稅调增吗?
老师 企业所得税怎么预缴呢?
老师,请问电子税务局季报企业所得税时营业成本一栏需要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加进去吗
老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去年我选A000000基础信息表,A100000A类年度纳税申报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纳税调整表,A106000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A107040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今年业务不变得情况下,需要增加表单吗?固定资产往年已摊销完,今年需要填吗?
村委会往外开无形资产租赁 是免税吗?
老师 我这个收入是9900多 开了480的发票 这块报税的话直接改成9900 行吗?
补交以前年度所得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分录,需要调以前年度报表吗
职工白事公司送踏花被收到专票怎么做账,进项能抵扣吗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不是的。您再看下图片得右上角行权时得分录。
同学,图片没上传上来,再发一下
我现在发
这两个不是同一个事项,一个是确认费用,一个是实际支付。 因为权责发生制,立即可行权,说明按照当日公允价就应当确认相应成本费用。 员工实际行权日,是实际交割权益工具。 同学看看思路清晰了吗
我知道是按当日公允确认成本费用,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是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准则规定…… 这个硬要解释,我觉得就是不需要其他资本公积过度了,因为如果是有等待期,可能会有员工离职,不能直接用股本溢价,因为离职员工不进行权益支付,所以用其他资本公积进行过度 立即可行权,授予日之后即使员工离职,人家也可以行权,所以直接计入股本溢价。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哈,我是这么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