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 全年取得租金计算綜合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4000*0.8*0.2*12
假定某居民个人于2019年取得如下所得:(1)每月应发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从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2)5月份取得劳务报酬所得1000元。(3)将其拥有的两处住房中的一套已使用7年的住房出售转让收入220000元,该房产造价120000元,另支付交易费用等相关费用4000元。(4)储蓄存款利息收入800元,股息收入10000元。计算综合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按月)、其他所得应缴个人所得税税额及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2、假定某居民个人于2019年取得如下所得:(1)每月应发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从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2)5月份取得劳务报酬所得1000元。(3)将其拥有的两处住房中的一套已使用7年的住房出售,转让收入220000元,该房产造价120000元,另支付交易费用等相关费用4000元。(4)储蓄存款利息收入800元,股息收入10000元。要求:计算综合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1-12月份分别计算,后汇总税额)、其他所得应缴个人所得税税额及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1)每月应发工资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从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等情况。(2)5月份取得劳务报酬所得1000元;(3)将其拥有的两处住房中的一套已使用7年的住房出售,转让收入220000元,该房产造价120000元,另支付交易费用等相关费用4000元;(4)储蓄存款利息收入800元,股息收入10000元;分别计算综合所得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其他所得应缴个人所得税税额及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假定某居民个人于2019年取得如下所得:(1)每月应发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从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2)5月份取得劳务报酬所得1000元。(3)将其拥有的两处住房中的一套已使用7年的住房出售,转让收入220000元,该房产造价120000元,另支付交易费用等相关费用4000元。(4)储蓄存款利息收入800元,股息收入10000元。计算综合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其他所得应缴个人所得税税额及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假定某居民个人于2019年取得如下所得:(1)每月应发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从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2)5月份取得劳务报酬所得1000元。(3)将其拥有的两处住房中的一套已使用7年的住房出售,转让收入220000元,该房产造价120000元,另支付交易费用等相关费用4000元。(4)储蓄存款利息收入800元,股息收入10000元。计算综合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按月)、其他所得应缴个人所得税税额及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请教一下,非常感谢!工程物资,再建工程,不是也有减值准备,备抵科目吗? 为什么这个题目d.答案不算进去?
新成立的物流公司,小规模的 都有哪些税费要交呢,有没有税收优惠政策呢?
稳岗补贴要如何申请?
老师你好,实物工作中银行流水和凭证装订在一起还是和申报表装订在一起?
请问,老板要开很多歺饮连锁店,税务筹划中,是以总分公司形式好?还是各分店做个体工商户?还是总部以投资方形式投资各门店?哪种税负低?
老师,会计处理,如何判断借方是材料采购还是在途物资呢?
老师。电子税务局里的税费优惠政策红利账单的 我的意见建议改怎么填写
有出纳老师吗。出纳工作都那些呢
购买办公桌,没有付款,为什么贷方是预付账款而不是应付账款老师
不是其中一栋出租吗?
你好,同学 全年取得租金应交个人所得税税额=4000*0.8*0.2*12
工资薪金预扣预缴个税=(30000-5000-4500-1000)*12*20%-16920=29880
5月份取得劳务报酬所得1000预扣个税=(1000-800)*20%=40 6月份取得稿酬所得20000预扣预缴个税=20000*0.8*0.2=3200
转让住房缴纳个税=(220000-120000-4000)*20%=19200
分红50000元应交个税=50000*0.2,国债利息收入5000元免税 从持股8个月的上市公司取得股息20000元应交个税=20000*0.2*0.5
全年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个税=((30000-5000-4500-1000)*12+1000*0.8+20000*0.8*0.7)*12*20%-16920=32280 应补税=32280-29880-40-3200=-840.应退税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