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把这道题的b选项的后半句能给我解释一下不?

老师把这道题的b选项的后半句能给我解释一下不?
2025-03-28 17:24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5-03-28 17:27

您好,感谢您的提问,很高兴能够为您解答。 关于B选项“各月均可通过‘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当月及本年累计的利润(或亏损)额”的后半句解释如下: --- ### **核心逻辑** **B选项正确**,因为账结法的核心特点就是 **每月末必须将所有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这使得: 1. **当月利润**:每月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会反映当月的净利润或亏损(通过当月转入的损益数据); 2. **本年累计利润**:随着每月结转,“本年利润”科目余额会动态累加,形成1月到当前月的累计利润或亏损(无需等到年末)。 --- ### **具体分析** #### **1. 账结法的运作机制** - **每月操作**: 每月月末需将“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用”等损益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损益类科目。 - **科目余额特点**: - **动态累计**:每月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余额 = 上月余额 %2B 本月转入的利润或亏损; - **实时反映**:科目余额既包含当月数据,也包含从1月到当前月的累计数据。 #### **2. 对比表结法** - **表结法**: - 每月损益数据仅通过利润表计算,不实际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 - 只有年末才将全年累计损益数据一次性结转,“本年利润”科目平时余额为0,无法提供累计数。 - **账结法优势**: **B选项正确**的原因正是账结法下“本年利润”科目每月都有动态累计余额,而表结法无法实现这一点。 --- ### **举例说明** 假设某企业1-3月利润如下: - **1月**:净利润10万元 → “本年利润”余额10万元(反映1月%2B累计); - **2月**:亏损5万元 → “本年利润”余额5万元(10-5,反映1-2月累计); - **3月**:净利润8万元 → “本年利润”余额13万元(5%2B8,反映1-3月累计)。 **结论**:每月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都能同时显示当月利润和本年累计利润,与B选项描述一致。 --- ### **选项对比** | **选项** | **正确性** | **关键区别** | |----------|------------|--------------| | **B** | ✔️ | 账结法下“本年利润”每月动态累计 | | **C** | ❌ | 描述的是表结法的年末操作(账结法每月结转,无需年末集中结转) | --- ### **总结** **B选项的后半句正确**,因为账结法要求每月结转损益类科目,导致“本年利润”科目余额实时反映当月及累计利润。这也是参考答案包含B选项而用户漏选的原因。 希望我的解答对您有帮助,欢迎在评价里点亮小星星哦,您的反馈能让我做得更好~ 后续有疑问随时找我哦!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勤奋的小可爱,你好。 意思是,该金融工具的存续期间,实际利率不变。
2021-06-06
同学,你好! 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商誉=900-1000×80%=100(万元),包含完全商誉的甲资产组的账面价值=1050+100/80%=1175(万元),包含完全商誉的资产组减值金额=1175-800=375(万元),减值损失首先冲减商誉125万元,剩余部分250万元(375-125)属于可辨认资产减值损失。因为合并财务报表中只反映归属于母公司部分商誉,所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资产组减值金额=125×80%+250=350(万元)。 祝考试顺利哈!
2021-04-22
其实就是说,咱们租的房子花的装修费之类的东西,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2021-12-22
你好,我这边给你分析和举例说明下: 税法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法定主义:这一原则要求税收的设立、征收、管理等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且税收的要素也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例如,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以及税收征收的方式等都应依据法律进行,不能随意变动。 2.税收公平原则:这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税收负担应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进行分配。具体来说,负担能力相等的纳税人应承担相同的税收负担,而负担能力不等的纳税人则应承担不同的税收负担。这有助于确保税收的公平性,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3.税收效率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税收的征收应具有激励和调节经济行为的效果,即税收的征收不仅要保证公平性,还要考虑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例如,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引导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4.实质课税原则:这一原则强调在征税过程中,应根据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来确定其税负,而不仅仅是基于其表面的经济行为或财产状况。例如,对于某些通过复杂交易安排避税的行为,税务机关应根据实质课税原则进行审查和调整,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针对上述四个税法原则的举例说明: 1.税收法定主义: ● 举例:假设某个地方政府想要对某个新兴行业进行征税,但该行业并未在现行税法中明确规定为应税对象。根据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地方政府不能擅自对该行业进行征税,而必须首先通过修改或补充税法,明确该行业的应税地位和相关税率等要素,然后才能依法征税。 1.税收公平原则: ● 举例:在个人所得税领域,税收公平原则体现为根据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和负担能力来设置不同的税率。例如,高收入者适用的税率通常较高,而低收入者适用的税率则较低或甚至免税。通过这种方式,税收负担得以根据纳税人的实际能力进行分配,实现了税收的公平性。 1.税收效率原则: ● 举例:在增值税领域,为了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许多国家采用了现代化的税收征管系统,如电子发票、在线申报等。这些措施不仅简化了纳税人的申报流程,也提高了税务机关的征税效率,降低了征税成本。同时,合理的增值税制度也有助于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1.实质课税原则: ● 举例:在跨国公司税收领域,实质课税原则尤为重要。例如,某跨国公司虽然在某国设有分支机构,但其实际经营活动和利润主要来自于其他国家。根据实质课税原则,该国税务机关不应仅根据分支机构的存在而对其征税,而应深入分析其实际经营活动和利润来源,并根据其实质情况确定应纳税额。这有助于防止跨国公司利用复杂的组织架构和交易安排避税。 这些例子只是各个税法原则在税收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之一,实际上税法原则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税收制度的各个方面。在税收实践中,这些原则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税收制度的基础和框架。
2024-03-13
你好,就是没有遗失物的所有权,但是因为拾到这个遗失物发生的费用可以要求偿还。
2022-01-23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